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提倡和推廣制造業科技化和先進化轉型,我國制造業企業的生產銷售規模逐步擴大。生產制造科學技術水平持續走高,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進一步凸顯。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人口紅利時代逐步褪去,導致生產成本節節攀升,制造業企業所面臨的制造成本與銷售價格壓力也與日俱增。
立足于制造行業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態勢,產品銷售價格由企業依靠成本和利潤決定轉變為由市場競爭決定的客觀事實,國內眾多制造業企業不約而同著眼于從內部生產管理出發,加強對生產管理方式方法的科學研究,進一步創新變革生產方式以提升企業生產制造能力。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并關注減少生產浪費現象,以謀求企業獲得持續發展壯大的內生動力。
一、生產浪費
在現代制造業的生產過程中,生產浪費問題同產品質量問題一樣,伴隨著生產活動的開展而不斷產生,難以根本消除。時至今日,眾多國內外企業管理層以及相關專家學者仍然希望能夠通過不斷創新生產,改善管理來解決生產浪費這一難題。
據相關研究表明,浪費相對嚴重的企業可能存在一半以上的生產成本均由各種浪費造成。尤其是一些生產管理相對薄弱的傳統制造業企業,浪費所造成的成本更是占據了生產成本的很大比重。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各種浪費則成了生產性企業當務之急中的重中之重。
管理浪費的存在是存在于絕大部分企業的一種普遍現象。企業往往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才能盡可能地改善和避免這種隱性的浪費。但較之于關注和改善浪費行為能夠為企業帶來的可觀收益,減少各種浪費也就理所當然成為了生產性企業增加生產收益、提升企業利潤、實現戰略目標的重點工作內容。
二、精益生產方式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中國企業獲得更高利潤的方式也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而不得不轉變。因此基于精益生產方式核心的減少浪費也就成了各大中小制造企業不得不研究的課題。對于生產企業來講,受限于自身的條件及行業不同的環境,在減少各種浪費現象上所走的道路也不盡相同。但類似于庫存浪費,等待浪費以及搬運浪費等現象在幾乎所有的制造業企業中都存在。
作為制造型企業,原材料自從進入廠區開始,無論是其形狀改變或者是外觀顏色改變,都是為了增加產品的價值。這是一個企業的最基本的活動。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增值活動的占比最高能達到90%以上。
這就意味著只要企業正常生產運營,就會不停地發生不增值活動,而有一些不增值活動也是企業運營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精益生產理論認為所有的浪費均為不產生附加值的活動。對于企業來說,無論如何進行生產活動,只要所從事的活動未給企業帶來價值,未給客戶帶來價值的一切活動均能定義為浪費。
三、搬運浪費
因此,無論是庫存的在制品還是產成品,亦或者是呆滯品;無論是再小的瑕疵還是生產過程中可輕易修復的不良;無論是制定戰略的會議還是為了提高效率而開的生產現場會議;無論是為降低成本的計件薪酬還是各種各樣的福利……等等這一切均不會給客戶帶來直接效益,都是精益生產理論中所定義的浪費。
搬運浪費作為眾多浪費中的一種,它自身有著獨特的特點。依照精益生產理論的觀點,搬運的浪費包含放置、堆積、移動、整理等動作的浪費。生產中搬運活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無論如何放置、堆積、移動或整理,都不能使產品附加價值提升,所以在精益生產理論中,搬運被定義為一種浪費。
1.怎么改善
研究表明,產品在全部生產過程中平均只有5%~10%的時間是在直接加工制造產生價值的,而剩余的90%~95%的時間都是處于搬運或者儲存等狀態而不產生價值。我國國內,多數企業的搬運費用占生產成本的20%以上。因此,如果消除這些搬運的浪費將會產生非常大的經濟效益。
這些搬運浪費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產品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改善搬運浪費就意味著縮短生產過程的時間,就是創造價值。在生產過程中必要的搬運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搬運完全能增加產品附加值——通過搬運將不同的零部件進行組合等。
2.附加值
另一部分搬運者則不然,它們不僅不能增加產品的價值,反而增加了搬運動作,不停地重復搬運動作也增加了勞動的強度,但僅僅是改變零部件的存放地點和存放方式,并未產生任何附加價值。例如,原材料進廠后未能達到裝配條件不得不放置于倉庫進行儲存,待到生產需要時再從倉庫中運送到指定的工位等。
過程中產生的搬運則完全是不產生附加值的。在精益生產理論中,這些都是搬運浪費。因計劃或者組織不到位是產生搬運浪費的最主要的原因。而因計劃或者組織不到位會導致物料在空間的移動時間,人力過多耗費,搬運設備與工具頻繁使用,耗費能源等;另外在搬運過程中因碰壞、跌落等等原因造成零部件或產成品損壞變為不良品等都是典型的搬運浪費。
3.忽略浪費
即使采取更精益的搬運方式豉蟲搬運,它是指在前后工序之間往復搬運,因搬運次數頻繁,配送周期縮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但也僅僅是改變了搬運方式,并未能起到消除搬運浪費得作用。
在我國國內,目前有很多企業和企業的管理人員認為搬運是不得不做的動作,不能算浪費。也因此,很多中高層管理者以及基層管理者主動忽略它,更別說去消除它。還有很多企業利用皮帶傳送或機器搬運的方式來代替人工搬運,這種做法也只是改進了搬運工具,實際上并沒有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也并沒有消除搬運本身產生的浪費。
四、轉移搬運
雖然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徹底消除搬運浪費,但是可以縮短搬運距離,減少搬運次數和縮短搬運時間。通過盡可能多地改善搬運距離和減少搬運次數就能改善給客戶創造價值時的浪費,也可以均衡化生產,合理的倉庫布局和生產線布局以及改善搬運動作來消除搬運浪費。
為了準備大量的庫存就需要對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等不停地進行轉移搬運。由于庫存的在制品、半成品以及成品的增減出現了很多的不必要的搬運活動,也就隨之產生了大量的搬運浪費。
搬運浪費的消除表現出來的正效益,更加刺激其他八個方面浪費的消除,它們九個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的,很多浪費類型之間互相制約,互相促進。消除一項,相關的其他浪費也能連帶減少甚至消除。我們在看待浪費的問題時應該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這些問題,不能被它們的大比重嚇倒,牽一發而動全身恰好是花小錢辦大事的真實寫照。
結語
無源之水的企業走不遠,但根基不穩的企業站不直,節流比起開源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不遑多讓。消除各種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浪費對于生產性企業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而對于絕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將消除浪費節省下來的成本應用在市場拓展上將更加利于企業長久生存壯大,內源融資方式也將更加穩定。
精益生產理論中,搬運浪費之外的其他浪費也是時刻存在的,公司應該加大在其他浪費方面的改善力度。在精益生產理論的指導下將九大生產浪費逐步消除,這樣的結果必將是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無論是對企業的產品戰略還是將產品的完全生命周內的各個階段做到極致,更加能促進企業內部的向心力凝聚。
本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