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論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告訴人們創新不是隨機的探索,而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這些規律在創新過程中告訴人們按照什么樣的方式和過程去創造,并且對結果可以預測和控制。天行健咨詢認為TRIZ的強大作用在于它為人們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工具。TRIZ理論的基本內容,主要方法和分析工具決定了TRIZ的程序化特征。
?
TRIZ咨詢公司
?
1、技術系統進化理論
技術系統的進化不是隨機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同生物系統的進化類似,技術系統也面臨著自然選擇和優勝劣汰。在TRIZ理論中,技術進化系統的S曲線是一個技術系統從孕育、成長、成熟到衰退的變化規律的曲線,主要評估現有技術的成熟度,有利于合理投入和分配。
?
①嬰兒期:新的技術系統剛剛起步,效率低,可靠性差,系統發展緩慢;
?
②成長期:新系統的價值和市場潛力得到認同,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效率和價值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資者,系統高速發展;
?
③成熟期:系統日趨完善,系統性能水平達到最佳,利潤最大并有下滑的趨勢,研究水平較低;
?
④衰退期:技術達到極限,很難再有新的突破,將被新的技術系統代替。
?
每個技術系統都是經過這樣4個時期,不斷地被新的技術系統代替,出現新的技術,從而形成循環的S曲線。
?
2、矛盾、矛盾矩陣與創新原理
TRIZ理論把技術問題矛盾分為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每個技術出現矛盾問題時,可以轉化為標準的TRIZ問題,再利用TRIZ理論的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的解決方法,并結合TRIZ理論的40個創新原理,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問題。
?
①技術矛盾
技術矛盾是指在技術系統里當某一特性的改善不可避免地引起系統其他特性的惡化,兩個參數之間存在相互制約,這就是技術矛盾。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技術矛盾后,利用矛盾矩陣,可以得到相對應的創新原理,然后根據實際問題,把這些創新原理作為啟發,針對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矛盾矩陣表可以得出需要的創新原理,技術矛盾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這是TRIZ理論的程序化之一,任何技術矛盾的問題都可以利用矛盾矩陣解決,根據創新原理找到解決方法。
?
②物理矛盾
物理矛盾是指技術系統中兩個因素對同一性能的要求完全不同或相互排斥。物理矛盾的解決方法主要是分離原理,空間分離、時間分離、條件分離、整體和部分分離:空間分離是指將矛盾雙方在不同的空間上分離,以降低解決問題的難度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時間分離是指將矛盾雙方在不同的時間段上分離,以減低解決問題的難度;條件分離是指將矛盾雙方在不同的條件下分離,以減低解決問題的難度;整體與部分的分離是指將沖突雙方在不同的層次上分離,以減低解決問題的難度。
?
3、物質--場分析法
物質--場分析法是指從物質和場的角度分析和構造最小技術系統的理論和方法,是TRIZ理論中一種常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個技術如果想要發揮其功能就至少構成一種最小的系統模型,這個系統模型應當具備三個必要的元素:兩個物質S1,S2和一個場F。
?
模型可以解釋為,S1通過F作用于S2,S1和S2可以是任何物質,F表示他們之間相互作用。通過建立物質--場,根據TRIZ理論的76個標準解尋找解決方案。標準解分為5類:構建和破壞物質--場(13條標準解);開發物質―場(23條標準解);向超系統和微觀級躍遷(6條標準解);測量和檢測(17條標準解);引入物質或場(17條標準解)。

?
4、ARIZ
ARIZ(Algorithm for Inventive-Problem Solving,發明問題解決算法),是TRIZ理論的一個主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由于有些情景比較復雜,矛盾及其相關部件不明確的技術系統無法分析出明顯的矛盾,不能直接依靠矛盾矩陣和物質--場分析解決,必須對其分步進行分析,不斷對問題進行細化,直到找出問題解決方案。它是一個對初始問題進行一系列變形及再定義等非計算性的邏輯過程,實現對問題的逐步深入分析和轉化,最終解決問題。在ARIZ中,創新問題求解的過程是對問題不斷描述,不斷標準化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始問題最根本的矛盾不容易被描述,如果方案庫里已有的數據能夠用于該問題則是標準解;如果已有的數據不能解決該問題則無標準解,需要通過ARIZ算法的過程實現。
?
ARIZ算法一般分為幾個步驟:
?
①情境分析,構建問題模型;
?
②基于物場分析法或者分離原理的問題模型分析;
?
③定義最終理想解與物理矛盾;
?
④物理矛盾解決;
?
⑤如果矛盾不能解決,調整或者重新構建初始問題模型。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