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異常情況:設備故障、物料短缺、人員請假等。從精益生產的角度,要理解異常,必須與其對應詞“正常”聯系起來理解。何謂異常,即和正常不一樣的情況就是異常。
異常如何發現呢?我們必須把我兩個關鍵詞:“標準”和“目視”。建立標準以識別異常,目視管理以暴露異常,沒有標準就失去了判斷正常和異常的基準,也無法進行現場管理,這也是現場改善的時候要優先進行標準作業建立的原因。
目視管理是一種暴露問題的手段,不能讓問題停留在心中、腦海中、電腦中,要讓問題充分地暴露。目視化水平高低,可以說和部門領導、企業領導推進改善的意志是成正比的,為什么呢?
①目視化水平越高,越容易被其他部門的管理者包括自己的頂頭上司發現本部門的不足,所以說這是需要勇氣的;
②不僅僅需要承擔其他部門的壓力,而且還要有堅定的意志,我們要讓問題充分地暴露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改善,然后實現一個好的狀態,這是需要堅定的推進勇氣的,所以說目視化水平的高低取決于部門領導對于改善推進的意志是否堅定。
因此,對于異常的管理,其實就是對于標準和目視管理,對于作業層面來說,有標準,有目視,并嚴格執行,異常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預防;對于管理層面來說,出現了異常通過改善得到解決,建標準、目視化,新的異常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管控。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