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行業,生產效率、設備穩定性與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精益六西格瑪作為融合了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優勢的管理方法,正逐漸成為醫療企業提升運營水平的重要工具。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潤三九”)與專業咨詢機構合作開展的TPM(全員生產維護)管理項目,便是精益六西格瑪在醫療行業的典型應用案例,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華潤三九作為大型國有控股醫藥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健康服務,是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企業。為進一步提升生產基地的運營效率與設備管理水平,公司以觀瀾基地為樣板,于2014年3月攜手咨詢機構啟動TPM管理項目,并在同年年底將項目延伸至郴州、順峰、南昌三個基地。這一決策的背后,是企業對精益六西格瑪理念的認可——通過系統化的流程優化與全員參與的改善活動,實現設備效能與生產效率的雙重提升。
從項目目標來看,華潤三九的TPM項目充分體現了精益六西格瑪“以數據為驅動、以改善為核心”的特點。項目聚焦于三大方向:一是導入自主維護支柱,通過AM小組活動轉變一線員工的設備維護觀念,建立自主維護體系,讓“我的設備我維護”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完善設備全流程管理,包括建立設備初期管理流程、優化設備數據管理體系,明確計劃維護方法與衡量指標;三是通過焦點改善課題的實施,提升設備綜合利用率,最終實現生產效率的實質性提升。這些目標的設定,既緊扣醫療行業對設備穩定性的高要求,也符合精益六西格瑪“消除浪費、追求優越”的核心邏輯。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精益六西格瑪的方法論貫穿始終。咨詢團隊與企業緊密協作,從基礎環節入手推動變革:通過開展設備初期清掃活動,建立“點檢-發現問題-記錄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標準化流程,讓每一個環節都有數據可追溯、有標準可遵循;以一線員工為主體組建AM小組,針對設備運行中的困難點、污染源進行專項改善,不僅解決了實際問題,更培養了員工的問題意識與協作能力;在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從需求提出到交付使用,對現有流程進行全面梳理與優化,確保每一步操作都高效、規范;同時導入計劃維護支柱,建立設備部門管理體系,為持續改善提供制度保障。這些舉措層層遞進,將精益六西格瑪的“持續改進”理念轉化為可落地的具體行動。
項目成果充分驗證了精益六西格瑪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價值。通過TPM項目的實施,華潤三九不僅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維護體系與設備初期管理流程,更構建了“設備故障數據收集-分析-改善”的閉環機制,通過設備與備件的分級管理,實現了計劃維護的精準化。在關鍵績效指標方面,企業明確以故障強度率、MTTR(平均修復時間)、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作為設備管理的核心衡量指標,使管理成效可量化、可評估。
尤為顯著的是生產效率的提升:以綜合車間為例,某設備的切換時間從原來的90分鐘縮短至10分鐘內,結合其他改善課題的實施,車間整體OEE(設備綜合效率)提高近10%。這一成果直接體現了精益六西格瑪“消除流程浪費、優化資源配置”的優勢——通過聚焦關鍵環節的改善,用數據驅動決策,實現了生產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華潤三九觀瀾基地生產總監邱總的評價,更是對項目價值的生動注解:“通過推廣TPM活動,極大提高了工人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現出來的是積極主動、團隊協作的良好精神風貌,轉變了一線工人對待設備的觀念;通過焦點改善的實施,掌握了從OEE數據要效率的分析方法,并能在實際工作中很好的運用。”這不僅印證了精益六西格瑪對員工素養的提升作用,更凸顯了其在培養企業持續改善能力方面的長遠價值。
從華潤三九的案例可以看出,精益六西格瑪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并非簡單的工具套用,而是通過系統化的流程優化、數據驅動的決策機制與全員參與的改善文化,幫助企業實現設備效能、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對于醫療企業而言,引入精益六西格瑪管理方法,不僅能解決當下的運營痛點,更能構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